低買高賣是投資者的矢志追求,但現實往往殘酷,鮮有人能一直做到。「擇時交易」聽起來明智,但大多數奉行此策略的投資者最終只會鎩羽而歸。那投資者應當如何?宜繼續投資,靜候時間和複利「大展身手」。歷史證明,那些試圖戰勝市場的投資者,最終取得的回報往往不及僅長期入市的投資者。本文分析了為何長期入市勝過擇時交易——以及為何獲取財富的真正關鍵在於保持耐心,而非預測行情走勢。
為瞭解長期思維相較短期思維的優勢,請參閱圖表1,該圖顯示了標普500總回報指數自1970年以來的每日數據。該指數反映出美國股市呈穩步上升趨勢,期間穿插著短暫下跌行情。[1] 保持長期的投資心態,注重多年的投資表現,旨在挖掘由長期基本面因素帶來的回報潛力:市場競爭可提高盈利能力,長久趨勢將推動收入增長,金融市場更活躍可推高對金融產品的需求。這些是支撐股市長期增長的關鍵基本面因素。
圖表1:標普500總回報指數(以自然對數呈現,1970-2024年每日數據)
資料來源:彭博、新加坡銀行
與此相反,短線投資心態力圖把握進出場時機,實現回報最大化。為了獲利,投資者必須恰到好處地把握時機——在下跌之前賣出,在反彈之前買回。由於害怕錯過上漲行情而不肯賣出,或是因行情下跌而不敢入市,大多數投資者會在其中一項甚至是這兩項決策上出錯。
把握時機至關重要,而未把握好時機則可能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統計結果表明,只要錯過幾次表現最好的行情,回報就會大幅減少。下圖顯示了100美元投資於標普500指數的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從1970年開始投資並一直持有到2024年,第二種是同一時期但錯過行情最佳1%交易週的情形。兩者的最終回報價值相去懸殊。
圖表2:1970年將100美元一直投資於標普500指數獲得的回報價值,以及錯過1%最佳交易週獲得的回報價值
資料來源:彭博、新加坡銀行
週回報或用其他高頻率方式統計的回報本質上是隨機的,因此當前觀察結果與之前的觀察結果不存在明顯的模式關係,下方散點圖將通過映射當週回報率與前一週回報率來說明這一點。此外,影響高頻率回報的因素也很難預測(稍後詳述)。因此,完美把握時機極其艱巨。
圖表3:標普500指數當週總回報率與前一週回報率(1970-2024年)
資料來源:彭博、新加坡銀行
相反,投資者經常在時機選擇上犯錯,錯過最佳1%行情週的情形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但也並不離奇。行情最好和最差的兩週經常是緊挨著的:歷史數據表明,股市最大漲幅往往出現在最大跌幅之後(如上圖右下角所示)。投資者的行為偏見有據可查,恐懼和恐慌情緒可能導致投資者貿然做出次優決策,例如在市場低點賣出,放棄復甦階段的良機,而在復甦階段經常會錄得最佳週回報率。
轉變投資心態:重構時間框架
有意識地將關注點從日回報、週回報或月回報轉向更長的時間跨度,如年度或多年期表現,有助於投資者屏蔽短期喧囂,將目光轉向長期增長,更突顯了長期入市相較擇時交易的優勢所在。圖表4顯示了使用不同頻率統計的標普500指數回報率(即按日、月、季、年和多年期限統計的回報率)中,正回報率所佔比例。
圖表4:1970-2024年期間,使用不同頻率統計的標普500指數回報率中,正回報率所佔比例
資料來源:彭博、新加坡銀行
注重日回報的投資者會發現市場行情有54%的時段上漲,有46%的時段下跌。此等回報波動顯著,可能令投資者倍感壓力,貿然做出決策,如出現恐慌性拋售和過度交易行為。此外,諸多因素都對短期回報走勢有著重大影響,如地緣政治事件、市場情緒波動和技術層面因素等(見圖表5上半部分,其中列出了高度影響每日表現的因素),然而,這些因素都難以預料,甚至往往無法預見。過度自信偏見會促使投資者相信自己能一直預判市場走勢,而事實上,許多短期因素都不在可預測範圍之內。
圖表5:影響股市短期和長期表現的因素
資料來源:新加坡銀行
然而,隨著時間跨度從日延長到月甚至是多年期,正回報佔比會顯著上升(見圖表4):採用高頻率統計方式呈現的波動被平滑,基本面因素開始發揮主導作用。以12個月為週期來衡量,正回報佔比躍升至80%;而對於耐心地在整個經濟週期(通常為七年)保持投資的投資者,正回報佔比更是高達98%,因為與經濟週期波動相關的回報峰值和低谷均被平滑。
此外,影響長期多年表現的因素可以更加系統地預測,如圖表5下半部分列出的「高度影響」年度回報因素:例如,既定的人口結構趨勢,以及基於勞動力和投資增長均衡概念的長期經濟增長預測,均增強了預測的可靠程度。因此,通過採用長期視角來評估投資,投資者可以提高取得正回報的概率,而且有可靠的假設作為依據,內心會更踏實。
複利:「世界第八大奇跡」
長期投資策略的一大顯著優勢是能夠實現複利增長。複利是財富累積的「法寶」,但卻匪夷所思地常被低估:通過複利,每年獲得的回報都可用於再投資,增加本金,從而有機會產生更多回報。這會帶來滾雪球效應,使投資金額呈指數級增長。想要從複利增長獲利,就需要在市場中持有投資一段時間,讓既有回報產生新的回報。如果沒有回報再投資,投資回報將僅呈線性增長。 短期交易,最多只能獲得簡單(非複利)回報。
為了比較複利與簡單回報的顯著差異,下圖展示簡化示例,假設100美元的投資在20年內每年均能穩定獲得8%的回報。在複利情況下,回報會用於再投資,以增加本金,新的本金總額會繼續獲得8%的年回報:第一年賺取的8美元添到最初的100美元本金上;第二年108美元的本金總額又可獲得8%的回報,即8.64美元;第三年116.64美元的本金總額再獲得8%的回報,即9.33美元;以此類推。而在不將回報再投資的情況下,投資者每年均只靠初始本金獲得8%的回報(固定為8美元),因此投資額每年以8美元的幅度線性增長。隨著時間推移,複利與簡單回報之間的差額越來越大:第一年兩者之差為零,而到第20年,這一差額擴大至206美元,佔簡單回報策略投資組合總額的80%。因此,投資者在市場中持有投資的時間越長,複利帶來的優勢就越顯著。
圖表6:100美元在20年內獲得8%簡單回報與複利回報的對比
資料來源:彭博、新加坡銀行
在現實世界中,投資回報很少像上述簡化示例那樣穩定或可預測。長期入市並非沒有成本,因為長期入市會使投資者面臨回撤風險,對此本行在《投資組合思維入門3: 駕馭回撤週期》中有詳細介紹。
確保盡可能長期入市的策略
考慮到「長期入市」的種種好處和「擇時交易」的執行難度,有一些實用的風險管理策略值得採用,以確保盡可能長期入市。同時,利用複利和以長期心態對待市場的重要性也值得反復強調。
結語
成功投資的關鍵不在於完美把握市場高位和低位,而在於持續投資,靜候時間帶來驚喜。數據一致表明,長期入市的投資者將因複利效應、長期經濟增長和短期回撤後復甦而獲益。每日和每週價格變動受到「市場噪音」驅動,而影響數年乃至數十年股票表現的則是基本面因素。通過專注於平均成本法、分散配置投資和股息再投資等策略,投資者可以避免情緒化決策,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大限度增加財富。歸根結底,獲得長期財務成功的最可靠方法不是預測市場接下來的走勢,而是堅持投資。
[1] 此圖表以對數標度呈現總回報指數,以更準確地展示複合增長。正如本行在之前的投資組合思維入門文章中所說明的,股市因複利效應呈指數級增長,而非線性增長。對數標度能更好地反映這種增長走勢,使百分比變化看起來是成比例的,不受起始值影響。線性標度會使近期收益看上去顯著高出早期收益,即使近期收益和早期收益增長百分比是一樣的。對數標度使複利的影響歸一化,使相同的增長幅度在不同時間區間內均能呈現出一致的表現結果。
免責聲明和披露事項
本材料由新加坡銀行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號碼:197700866R)(「本行」)編制並由本行在新加坡分發。
本材料不提供單獨定制的投資建議。本材料為一般傳閱而準備並旨在用於此目的。本材料的內容未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投資經驗、財務狀況或特定需求。閣下應獨立評估本材料的內容,並考慮本材料中討論的任何產品的適用性,同時考慮閣下自己的具體投資目標、投資經驗、財務狀況和特殊需求。如果對本材料的內容或本材料中討論的任何產品的適用性有疑問,在承諾購買任何產品之前,閣下應向自己的財務顧問或其他專業顧問尋求獨立的財務意見,同時考慮閣下的具體投資目標、投資經驗、財務狀況和特殊需求。
本材料本身並非也不應被解釋為交易任何產品或建立任何法律關係的要約或招攬。如果閣下有興趣購買或銷售本材料中討論的任何產品,閣下應該直接聯繫閣下自己的持牌代表。
若本材料的分發、公布或使用會違反適用法律或會使本行或其聯屬公司、相關主體、關聯人士及或聯屬機構(合稱「聯屬機構」)須遵守新加坡、中國香港或本行全權決定的其他司法管轄區以外任何司法管轄區內的任何許可、註冊或其他要求,則本材料並不旨在向該司法管轄區內的任何主體分發、公布或使用。
本行及其聯屬機構可能發布其他報告、分析或其他文件,表達與本材料內容不同的觀點,並可能提供與本材料觀點相反的其他建議或做出與本材料觀點相反的投資決策,所有報告、分析和文件中表達的所有觀點均可隨時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行及其聯屬機構保留隨時(包括在發表之前)根據本材料內容採取行動或使用本材料內容的權利。
本材料的作者可能已與本行內部或外部的其他人士討論過本材料中包含的資料或觀點,並且作者或其他本行僱員可能已經根據該等資料或觀點採取行動(包括向本行其他客戶傳達該等資料或觀點)。
本行、本行僱員(包括作者在編制本材料時可能曾諮詢的人士)及本行管理的全權委託賬戶可能持有多頭或空頭持倉(包括可能與本材料中的觀點不同或相反的持倉,或可能在本材料中討論的任何產品(包括其衍生工具)持有權益),可能已按不再適用的價格及市況購入有關持倉,可能不時買賣有關產品,以及可能與閣下的權益不同或對閣下的權益有所不利。
分析師聲明
編寫本材料的分析師證明,本材料中包含的意見準確且唯一地反映了該分析師對公司證券的看法,並且其已採取合理措施以保持本材料中意見的獨立性和客觀性。
編寫本材料的分析師及其關聯人並無在該公司擁有金融權益。金融權益指證券、認股權證和/或其他衍生工具的投資。分析師根據新加坡銀行有限公司的整體收入收取報酬,其報酬的任何部分過去、現在或將來都不會直接或間接與本材料中包含的具體建議或觀點有關。分析師的匯報線區別並獨立於新加坡銀行有限公司的業務招攬或營銷部門。
分析師及其關聯人確認,他們不擔任公司的董事或高級職員,公司或其他第三方也未就本材料向分析師提供或同意提供任何報酬或其他利益。
「關聯人」的定義是(i)分析師的配偶、父母或繼父母,或任何未成年子女(親生或領養)或未成年繼子女,或任何兄弟姐妹或繼兄弟姐妹;(ii)分析師、其配偶、父母或繼父母、未成年子女(親生或領養)或未成年繼子女、兄弟姐妹或繼兄弟姐妹作為受益人或全權對象的信託的受託人;(iii)習慣於或有義務按照分析師的指引或指示行事的其他人。
利益衝突聲明
本行是新加坡一家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監管的持牌銀行。新加坡銀行有限公司香港分行(在新加坡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是香港《銀行業條例》(第155章)所界定的認可機構,受香港金融管理局監管,同時也是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第571章)所界定的註冊機構,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監管。本行、其僱員及其新加坡辦事處/中國香港辦事處管理的全權委託賬戶可能持有本文件提及的任何投資產品(包括其衍生工具)的多頭或空頭持倉,或在其他方面擁有權益,並可能不時處置任何該等投資產品。本行構成華僑銀行集團(為此目的,指華僑銀行有限公司(「華僑銀行」)及其子公司、關聯公司及聯屬公司)的一部分。華僑銀行集團、其相應的董事和/或僱員(統稱「相關主體」)可能在本材料提及的投資產品或發行人中擁有權益。該等權益包括實現該等投資產品的交易,以及為該等發行人提供經紀、投資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華僑銀行集團及其相關主體也可能與該等投資產品的提供商有關聯,並從中收取費用。由於華僑銀行的「中國墻」安排,華僑銀行、本行、華僑銀行投資研究私人有限公司、華僑銀行證券私人有限公司或華僑銀行集團的其他成員與本報告中提及的任何個人或實體之間可能存在本行及其分析師並不知情的利益衝突。
本行遵守一項集團政策(不時修訂和更新),規定華僑銀行集團各實體如何管理或消除可能影響華僑銀行集團任何研究分析師發布的研究報告公正性的任何實際或潛在利益衝突。
如本材料與要約有關,則可能僅提供予:(i)中國香港合資格私人銀行客戶及專業投資者(定義見《證券及期貨條例》);(ii)新加坡合格投資者(定義見經修訂或修改的2001年《證券和期貨法》)以及(iii)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專業客戶(定義見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規則)。任何其他主體不得對本材料的內容採取行動。
其他披露
新加坡
如果本材料涉及結構性存款,則適用本條款:
該產品為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不受新加坡存款保險公司承保。與傳統存款不同,結構性存款具有投資成分,回報可能會有所不同。在承諾購買本產品之前,閣下可能希望尋求財務顧問的獨立意見。如果閣下選擇不尋求財務顧問的獨立意見,閣下應該仔細考慮該產品是否適合閣下。
如果本材料涉及雙貨幣投資,則適用本條款:
該產品是雙幣種投資。雙幣種投資產品(「DCI」)是一種衍生工具或嵌入衍生工具的結構性產品。雙幣種投資產品涉及一種貨幣期權,該期權賦予存款機構在到期時以基礎貨幣或替代貨幣償還本金的權利。該投資賺取的部分或全部利息代表該期權的溢價。
通過購買本雙幣種投資產品,閣下將賦予本產品發行人在未來某個日期以不同於閣下初始投資所用貨幣的替代貨幣向閣下償還的權利,無論閣下當時是否希望以這種貨幣償還。雙幣種投資產品會受到外匯波動的影響,這可能會影響閣下的投資回報。外匯管制也可能適用於閣下的投資所關聯的貨幣。與最初投資的基本金額相比,閣下的本金可能會遭受損失。在承諾購買本產品之前,閣下可能希望尋求財務顧問的意見。如果閣下選擇不尋求財務顧問的意見,閣下應該仔細考慮該產品是否適合閣下。
中國香港
本文件並未送交香港公司註冊處登記,其內容亦未經香港任何監管機構審閱。因此:(i)股份/票據不得在香港以任何文件形式發售或出售,除非發售或出售對象是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第571章)及根據該條例制定的《證券及期貨(專業投資者)規則》所界定的「專業投資者」,或在其他情況下,不會導致該文件成為香港《公司(清盤及雜項條文)條例》(第32章)所界定的「招股說明書」或不構成《公司(清盤及雜項條文)條例》所界定的向公衆要約;以及(ii)任何人不得在香港或其他地方發出任何針對香港公衆或其內容可能被香港公衆查閱或閱讀的有關股份/票據的邀請、廣告或其他文件(除非獲得香港證券法律許可),但相關股份/票據僅出售予或擬出售予香港境外主體的或《證券及期貨條例》及據此制定的《證券及期貨(專業投資者)規則》所界定的「專業投資者」的則除外。
本產品可能涉及衍生工具。除非閣下完全瞭解並願意承擔相關風險,否則切勿投資。如果閣下有任何疑問,閣下應該在閣下認為必要時諮詢獨立專業的財務、稅務和/或法律意見。
如果本材料涉及複雜產品,則適用本條款:
有關複雜產品的警告聲明和資料
(適用於由中國香港客戶經理管理的賬戶)
如果本材料涉及複雜產品——基金和ETF,則額外適用本條款:
如果本材料涉及複雜產品(期權及其變體、掉期及其變體、累計期權及其變體、反向累計期權及其變體、遠期),則額外適用本條款:
如果本材料與彌補虧損類產品相關,則適用本條款:
有關彌補虧損類產品的警告聲明和資料
(適用於由中國香港客戶經理管理的賬戶)
在閣下投資於任何彌補虧損類產品(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定義)前,請閱讀並確保閣下瞭解彌補虧損類產品的特點,該等產品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如果本材料涉及存款證明,則適用本條款:
存款證明並非受保障存款,不受香港存款保障計劃保障。
如果本材料涉及結構性存款,則適用本條款:
結構性存款並非受保障存款,不受香港存款保障計劃保障。
如果本材料涉及結構性產品,則適用本條款:
這是一種涉及衍生工具的結構性產品。除非閣下完全瞭解並願意承擔相關風險,否則切勿投資。如果閣下對產品所涉風險有任何疑問,閣下可以向中介機構說明或尋求獨立的專業意見。
迪拜國際金融中心
如果本材料涉及結構性產品和債券,則適用本條款:
分銷商聲明並同意,其沒有也不會向迪拜國際金融中心的任何主體提供該產品,除非該要約屬根據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 (「DFSA」) 市場規則的「豁免要約」。
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沒有責任審核或核實與豁免要約有關的任何文件。
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尚未批准資料備忘錄或採取措施驗證其中所載資料,因此不對此承擔任何責任。
本文件所涉及的產品可能缺乏流動性和/或在轉售方面受到限制。所發售產品的潛在購買者應自行對產品進行盡職調查。
請確保閣下理解相關發售文件(包括但不限於資料備忘錄或發售通函)的內容以及本文件中所載的條款。如果閣下不理解相關發售文件的內容和本文件所載的條款,則閣下在決定是否投資之前,應在閣下認為必要時諮詢授權財務顧問。
如果本材料涉及基金,則適用本條款:
本基金不受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DFSA」)任何形式的監管或批准。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不負責審查或核實與本基金有關的任何招股說明書或其他文件。因此,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並未批准招股說明書或任何其他相關文件,亦無採取任何措施驗證招股說明書中列出的資料,並且不對此承擔任何責任。與本基金相關的單位可能缺乏流動性和/或在轉售方面受到限制。潛在購買者應自行對單位進行盡職調查。如果閣下不理解本文件的內容,閣下應諮詢授權財務顧問。請注意,此發售僅面向專業客戶,並不針對零售客戶。
貴方可在正常營業時間內在以下地址查驗上述資料:
新加坡銀行
地址:Office 30-34 Level 28
Central Park Tower
DIFC, Dubai
U.A.E
跨境免責聲明和披露
瀏覽 https://www.bankofsingapore.com/zh-hk/Disclaimers_and_Disclosures.html 查閲詳細跨境免責聲明和披露事項。